许多客户是首次投稿至SCI期刊,对审稿流程缺乏了解。一般而言,投稿后需要经历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的多轮审稿。为了方便大家,知云为您准备了一份审稿流程图,请查阅。
01
初审阶段
提交后,稿件将进入初步审查阶段,这一过程可能导致以下三种结果:
1. 通过初步审查:SCI期刊将内部主动邀请合适的审稿人进行进一步评估。
2. 直接拒稿:论文未达到期刊的录用标准,因此被直接拒绝。
3. 要求修改:作者需针对论文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补充数据,并及时完成修订。修订后,初审编辑将重新审查论文,若通过初审,则可进入外部审稿阶段。
02
外审阶段
SCI期刊的编辑将论文提交给接受邀请的审稿人,进入正式的外部审查阶段。审稿人会对论文进行专业性审查,审查完成后,他们需要填写自己的评审意见,并将其反馈给SCI期刊的编辑部。
审稿人全部通过>>
通常情况下,当编辑从出版社那里接收来稿后,会邀请大约四到五个与此主题相关的专家进行评审。如果有多于三位的评审人完成了他们的评估,编辑便会依据这些反馈与执行主编讨论,以决定是否接纳该稿件。
审稿结束,又邀请审稿人>>
在某些学术期刊中,通常只需要两位审稿人的意见来评估稿件。然而,如果这两位审稿人的意见相互矛盾,主编将会决定再邀请一位额外的审稿人来进行评审。这样一来,稿件的评审过程就会被延长。
无论何种情况,一旦期刊编辑部收到所有审稿意见,便会进行查阅、讨论和评估,以便给出外审的最终结果。
03
终审阶段
通常而言,期刊的审稿时间与其接收稿件的数量成正比。对于那些接收稿件量大的期刊,例如BBRC和JBC,审稿过程较为迅速,最短可能只需两周内得出结论。
相比之下,审稿周期较长的通常在三个月左右,甚至可能延长至六个月以上。当稿件状态超过三个月未获最终决定,作者有权考虑提交进度查询。一旦稿件通过终审,期刊会正式向作者传达录用通知书。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maimengkong.com/kyjc/2024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: 萌小白 2025年8月25日 于 卖萌控的博客 发表
- 百度已收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