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精选自“少年大不同”
有着“杂交水稻之父”的美誉,袁隆平也被国人亲切地称为“当代神农”。
他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,除本人努力外,还与其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。
袁隆平说,父母影响了他的一生。那么袁公的父母究竟是怎样的?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?
01
一代大师
给另一代大师接生
1905年,袁隆平院士的父亲袁兴烈出生于江西德安。
袁兴烈在父亲的教导下,视知识为一切,后来考取了南京的东南大学文学系,毕业后在县里担任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。后又受到西北军的爱国将领孙连仲的器重,做了这位上将的秘书。这样的学历和履历,放到现在,也是一等一的人才。
老爷子的母亲华静,是一个非常知书达理、贤惠慈爱的知识女性。
她出生在扬州的富商家庭,从小就被父亲送到教会学校读书,学习西方文化艺术和礼仪。高中毕业后,被分配到一家小学任英语教师。恰巧就在这期间,她与时任校长袁兴烈结缘。
爱情开始萌芽,故事也由此展开。
1930年的9月7号,袁兴烈一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。
年轻的父母或许已经失去对孩子起名的兴趣,在姓名一栏只填下写了三个字:袁小孩,乳名二毛。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。
华静怀抱1岁的袁隆平,旁边是哥哥隆津
当时接生的新手医生林巧稚,后来成了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(院士),是全国妇产科第一大权威。
而这个在出生时略微有些被忽视的孩子,在几十年后成为了14亿人都尊崇的英雄。
一代大师给另一代大师接生,似乎命运,早就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切。
协和医院档案记载着袁隆平出生时的有关情况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几个月后,武汉失守。
袁兴烈和华静带着几个孩子,开始逃难。离开北平后,先后辗转湖北、湖南等地。疾病、疼痛、饥饿和死亡,成了时代和这个家庭的伤痕。
可哪怕条件再艰辛,父母对五个孩子的教育,从未有过丝毫放松。
不论停留在哪个地方,袁兴烈都会把孩子们送去上学。战火纷飞的时候,母亲还会给袁隆平读尼采。
后来,袁隆平回忆道:“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,尤其是在做人方面,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。她总说你要博爱、要诚实。我们家自祖辈起,就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,我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,是幸运的。”
少年时代的袁隆平(左)
02
睿智妈妈
引导“城里娃”热爱农业
一次,华静带孩子们游览距汉口不远的“神农洞”。当时即将秋收,来这里祭拜的人络绎不绝。
袁隆平看到这么多人朝向神农的塑像虔诚祷告,禁不住问妈妈:“为什么神农这么受人爱戴呢?”
母亲告诉他:“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当年神农氏教给人们种出来的!”妈妈又解释说,神农氏即炎帝,是人类的始祖。
相传5000多年以前,人类多食用肉食,饱受疾病之苦。为此,神农氏创耕耘、植五谷、训禽兽、尝百草,为民疗疾,是人们敬仰的先贤。
看着来往祭拜的人群,再听到妈妈讲的故事,袁隆平不禁向神农塑像恭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。
这是袁隆平第一次听到神农的传说,这件事在他心里深深打上了粮食和民生疾苦的烙印。
还有一件事给袁隆平留下深刻印象。6岁时的一天,妈妈带他到郊区游玩。妈妈告诉袁隆平,我们吃的粮食是土里长出来的,穿的衣服也是用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……总之,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。所以说,土地是生命之源。袁隆平觉得大自然真是神奇美妙。
自童年起,他便开始对土地有着敬意,后来便在心中立下美好的梦想,将来要去学习农业。
19岁那年,袁隆平凭借优异的成绩,考取西南农学院,专门学习农业领域的科学知识。
多年后母亲才告诉袁隆平,民以食为天,其实她一直希望儿子热爱农业,帮助人们远离饥饿,所以,才不断引导儿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。
青年袁隆平
03
最高级的家庭教育
莫过于父母懂得及时放手
1949年,新中国成立。
这一年,19岁的袁隆平即将报考大学。儿时的田园梦,和战争时食不果腹的景象不断交织。
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,袁隆平想要在新中国建立起富饶的新农村。可是,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科长的父亲,希望儿子能够从政。
袁兴烈叫来妻子与儿子共同商讨。
父亲见儿子低头不语,便问:“隆平,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?”
袁隆平回答得很干脆:“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。”
父亲反问:“想成为一个身上充满庄稼味的学者吗?”
袁隆平回答:“试想一下,这人世间倘若没有庄稼味,而是充斥着铁血味、硝烟味,该是多么可怕!”
仔细思忖儿子的想法后,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选择尊重他的意见,同意了儿子的选择。
最高级的家庭教育,莫过于父母懂得及时放手。
1949年8月,袁隆平告别了南京,也告别了父母。赶往他心目中的第二故乡,走进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,即现在的西南大学。
袁隆平母校
袁隆平曾把自己比喻成一颗种子,如今,这颗种子选择回到孕育了他的土地。
4年之后,袁隆平又一次面临了选择:我该到哪里去?
他想要留在重庆的农业科研单位,可学校发出号召,号召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去,到农村去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,袁隆平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母亲说过的话:“土地是生命之源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,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,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,都与国土紧紧相连,国土是最神圣的。”
于是他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,写下一行大字: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别了,母校!别了,龙门浩!别了,重庆!
他说自己是一颗种子,既然是种子,那么不论扎到哪里,都会生根发芽。
04
成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
受母亲影响最大
大学毕业后,袁隆平怀着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志向,来到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农业学校当老师。
因学校地处偏僻山村,母亲为了帮他照顾孩子,竟然选择和他一起去。
很少有人知道,袁隆平做农业学校老师时,曾经有过一段“不堪回首”的经历,如今他提起此事依然记忆犹新。
当时,为了让当地的红薯增产,袁隆平着手研究红薯的杂交方法。只是由于知识经验有限,杂交红薯最终失败了,他也没能吃上自己理想中“又甜又可口的大红薯”。
袁隆平非常沮丧,是母亲轻描淡写的一句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让他豁然开朗,重拾信心。后来,他又接触到水稻培植领域,并且全身心投入其中,坚持了半个多世纪。
让很多人惊讶的是,袁隆平虽然没有出国留过学,却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。原来在他很小的时候,母亲就开始读英语给他听,并让他跟着读,这为袁隆平的英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16岁那年,袁隆平转入汉口博学中学高中部读书。该校有百年历史,最初创办人是一名英国传教士。
平時除了英语由外国人教之外,物理、化学也是欧洲老师用英文讲课。在几乎全是英文的学习环境中,袁隆平的英语水平得到夯实,达到了看英文电影都能听得懂的程度。
良好的英语基础,对袁隆平日后在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中直接查阅外文资料,迅速掌握国外最新的科研方向,起到了很大作用。
袁隆平说:“英语是非常严谨的语言,而水稻育种是专业的学科,想用英语介绍水稻育种,要应用大量专业的词汇,即使专业翻译,都难以办到。”
而他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,无论参加学术讨论会,还是合作研究,都能纯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,并用英文进行技术指导和宣读论文。
一次,在写给母亲的信件中,袁隆平情真意切地写道:“无法想象,如果没有您的英语启蒙,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,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,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,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?”
在华静看来,“孩子的智商如同宝库,唯有品德和情操,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。”
因此,她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,因材施教地开发孩子的智商,把平生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孩子。
袁隆平至今记得,童年夏日的夜晚,妈妈常常带着他们在院子里乘凉。每当这时候,妈妈就会给他们讲故事。
一天,母亲讲《囊萤夜读》的故事,“一个夏天的夜晚,车胤捉来几十只萤火虫,用白布做成的透光袋子装着,挂在凳子边的板壁上。
在几十只萤火虫的亮光照射下,车胤可以津津有味地看书。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,车胤学到了很多知识,后来他进入朝廷任职,最终晋升吏部尚书。”
妈妈讲完故事,袁隆平好奇地问:“那后来萤火虫去哪里了?”
母亲没有给出答案,而是让袁隆平自己去琢磨。
华静喜欢给孩子预留思考的时间,她相信在多种可能性中孩子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。这样每一个故事都充满创造性,会给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间。
就这样,在母亲的培养下,袁隆平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遇到问题会绞尽脑汁地分析。
当袁隆平将目光投向杂交水稻领域时,国际权威科学家对他的观点全盘否定,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无优势,如果哪个人提出杂交水稻课题,就是对遗传学的无知。
袁隆平没有被权威专家的判断干扰,而是独立思考,继续观察、试验,寻找答案。
最终,他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、两系法杂交水稻、超级杂交水稻,发表论文60余篇,出版汉语、英文专著6部,成为名震世界的一代“杂交水稻之父”!
05
胖狐狸觅食的故事
让儿子懂得“节制欲望”
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因产量不断增加,让国人从此过上了“食物无忧”的生活。
在人们印象中,袁隆平一直是个瘦小黝黑的“老者”,与心目中穿着白大褂、戴着眼镜的“国宝级”科学家形象相去甚远,其实这是他长期坚持顶着烈日下稻田造成的。
但他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,却意外受到了母亲的“训斥”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原来,他在安江农校工作的时候,正是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研究的瓶颈期,袁隆平为了早日完成项目攻关,硬是冒着酷暑奋战在稻田中,直到下午吃饭时,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。
此时他浑身上下大汗淋漓,白衬衫因为浸透汗水而紧紧贴在身上,脚下的靴子也沾满了厚泥。
母亲早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,当她看到进门的儿子后,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,心疼地说:“二毛,你也是60岁的人了,不要天天这样拼命,应该注意身体。”
袁隆平便安慰她说:“妈,没事儿,你儿子我的身子骨还硬朗着哩!”
母亲却带着责备的口吻说:“我知道你是科学家,可是稻农们尚且知道要午休,你一直如此拼命,身体迟早会被累垮的!”
袁隆平笑着说:“妈,您这就不懂了!农民兄弟们是争日不争时,我们做科研工作却是争分又夺秒,错过一个研究线索,就可能让一年的心血付之东流。”
不料妈妈听了非常生气,说他不懂得劳逸结合,就干不好工作。见母亲态度坚决,袁隆平只好向妈妈表态,今后一定会注意休息,这才哄得老人家安心吃饭。
袁隆平说,正因为坚持母亲教导的“劳逸结合”,后面这30年里,他的身体才一直棒棒的,没出现过大碍。
很少有人知道,袁隆平成名后,不少国内外大公司看到杂交水稻种子背后隐藏的惊人财富,纷纷登门找他合作。
有朋友说,当年袁隆平如果“下海”,早就是亿万富豪了!可是,面对诱惑,他毫不动心,他说,这主要受母亲给他讲的一则哲理故事的影响。
一天,母亲对他讲了这个故事:“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,听见一群雏鸡在围栏里唧唧喳喳地叫,垂涎欲滴,便四处寻找进口。终于,在围栏一角它发现了一个小洞。
可是洞口太小,它那肥胖的身躯进不去。于是,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,饿瘦了自己,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,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。
可是,这时它发现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却出不去那个小洞了。无奈,它又绝食5天,再次饿瘦了身躯。结果,回到院墙外的狐狸,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。”
当时袁隆平还小,不太不理解其中的寓意。
直到长大成人后,他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,那是要告诉他: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。袁隆平也渐渐体味到了古人说的“无欲则刚”的道理。
2004年,袁隆平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。
大会的颁奖词这样写道:“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。名满天下时仍然只专注于田畴,淡泊名利,一介农夫,播撒智慧,收获富足。”
袁隆平对他的学生说:“纸上写不出粮食,电脑敲不出稻谷,只有在试验田里面,才能长出我希望的水稻。”
201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,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,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,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
有趣的是,第二天他又回到试验田。他说:“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!”
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,他的下一个攻关项目是发展耐盐碱水稻种植。
袁老算了一笔账:目前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,其中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。十年之内种一亿亩不成问题。“这是什么概念呢?可以产粮300亿公斤。相当于可以多养活1亿人!”
06
好的教育是
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
袁老总是会想起童年和母亲的一番对话。
那时他在嘉陵江学游泳,从河里捡到了一枚闪闪发光的河流石。小伙伴说是钻石,他欢天喜地地拿回家里,送给喜欢收集石头的母亲。
母亲告诉他:“这是一块漂亮的河流石,但它不是钻石。钻石的色泽真实而自然,质地非凡。同样,人生的色泽倘若是真实而自然的,那么他的气质也是非凡的。”
袁隆平问:“什么是人生的色泽呢?”
华静微笑回答:“虚荣不是,浮华也不是;得意的脸不是,骄傲的心也不是;名位不是,权势更不是。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,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,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。”
正是这番话,一直激励着袁隆平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杂交水稻探索之路。
有句话说,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、受到管制,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,在不知不觉中受教。
回看袁老先生的童年、少年和青年时代,父亲的格局和母亲的智慧,早已浸入先生的骨血里。
因过度劳累吸氧
翻书的手,控制不住地颤抖
小时候,袁隆平随母亲在庭院乘凉,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。
母亲告诉他,天上的每颗星星,都与地上每一个有名望的人物同属一个星座。他会怀着好奇心,常常凝望星空,试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星座。
1999年,袁隆平儿时的梦想实现了。
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,举行了一场小行星命名仪式。一颗8117号小行星,被命名为“袁隆平星”。
这个曾经把自己比喻成种子的老人,如今改口说自己是一株水稻。他说:“我本根植于红土地,沐浴着阳光,而后甘愿将沉甸甸的稻穗奉献给人民。”
父亲决定孩子能飞多高,母亲决定孩子能走多远。一个好情绪善沟通的母亲,一个有格局有视野的父亲,才是孩子在这世上最珍贵的礼物。
家庭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,会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。家风,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。
来源:北京纪事杂志社、王耳朵先生,综合整理。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maimengkong.com/zixun/813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: 萌小白 2021年12月3日 于 卖萌控的博客 发表
- 百度已收录
网友评论(1)